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引导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践行初心、勇毅前行,2025年10月21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盛世欢歌迎华诞 砥砺奋进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第一站: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组织党员参观了在天津博物馆四楼大临展厅举办的“津沽烽火 浩气长歌——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展”。本次展览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警备区政治工作局、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档案馆联合主办,通过390幅图片、144件文物、23件档案资料、3个视频和1处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人民浴血抗战的光辉历程。
展览分为“奋起救亡”“津门浩劫”“市区抗战”“盘山烽火”“赢得胜利”“抗战英烈”六个部分,沿着时间脉络完整呈现了从1931年至1945年天津人民的抗战历程。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天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坚持沦陷区斗争,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有力打击和牵制日本侵略者。展出的144件文物中,包括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遗嘱、节振国缴获的日军军毯、八路军战士的笔记本等珍贵历史见证。
展览中处处蕴含着舍生忘死的英雄故事。据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不完全统计,有两千余位烈士在抗日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展览中的“烈士墙”镌刻了500余名烈士姓名,以最崇高的敬意缅怀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烈。历史资料记载,天津人口伤亡6.3万多人,有姓名记载的烈士就有2100多名。这些数字背后,是天津人民为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
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志们深受教育和触动。展览仿佛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年代,共同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人民团结抗战的壮阔历史,深刻体悟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深远意义和历史启示。
第二站:规划见证发展,奋斗谱写新篇
为感悟天津城市发展历程与未来蓝图,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支部组织参观了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展览馆通过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丰富的展陈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天津的城市演变、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从历史街区的保护到现代化新城的建设,从轨道交通的布局到生态屏障的构建,一幅幅宏伟蓝图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支部党员依次参观了历史展区、总体规划展区、交通规划展区、生态规划展区等主题展区。特别是在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天津市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前,党员们驻足良久,通过大型沙盘与屏幕影片的联动演示,深入了解了天津“一市双城多节点”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三区两带中屏障”的生态格局。
支部党员在展览馆内交流学习体会,“这次参观让我深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天津这座城市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支部党员梁乐云表示,“作为一名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们要将专业知识与城市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智慧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结束后,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不仅让大家对天津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更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责任与使命。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参观学习中获得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科研创新的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在专业领域勇毅前行。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为主线,通过参观抗战文物展和城市规划馆,将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使命担当深度融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支部凝聚力和党员责任感。支部党员纷纷表示,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科研攻坚的内在动力,将城市发展蓝图的宏伟愿景融入专业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科研报国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