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

作者:发布时间:2016-05-19浏览次数:9899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

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

桑麻基金会奖教金获得者

天津市政府采购专家

天津市专业学位优秀课程负责人


 

研究生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学硕、专硕)

研究方向:    (1)无线电能传输理论与应用        

                        (2)高频电力电子技术


 

个人简介——————————————————————————————

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经验丰富。作为主持人承担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一般项目1项、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1项、企业项目多项。获得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1篇,即F5000(领跑者5000),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1篇,电工技术学报优秀论文2篇。

电子邮件:liyang@tiangong.edu.cn

 

教育经历——————————————————————————————

 

2009.9-2013.6

河北工业大学

博士

 

2002.9-2005.3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

 

1998.9-2002.7

河北工业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05.04-2009.12

2010.01-2018.11

2018.12-- 至今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助教、讲师

讲师、副教授

教授

 

主持科研项目——————————————————————————————

[1]空间电场位移式无线传感网无线供电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01-2022.12

[2]移动机器人安全稳定无线供电方法与效率提高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01-2019.12

[3]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电动汽车无线供电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3.01-2015.12

[4]电动汽车谐振式无线电能高效稳定传输与控制方法,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一般项目,2015.04-2018.03

[5]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关键问题研究,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1.11-2014.11

[6]中距无线充电技术开发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7.12-2019.12

[7] 100W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北京瑞博祥合科技有限公司, 2018/6/1-2018/8/31

[8] 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综合仿真分析天津吉玄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2013.12-2014.7

[9] 落料整形机机电系统设计,天津北科精工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8.9.15-2012.6.25

参与科研项目——————————————————————————————

[1]动态移动状态下电能感应变换单元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项目,2017.07-2020.06

[2]高铁列车无线供电方法中的几个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01-2018.12

[3]近场谐振与感应耦合协同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4.01-2016.12

[4]电磁-机械同步共振无线传能与转换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01-2012.12

[5]含多类分布式电源的微网电压频率控制与稳定性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2.01-2014.12

 

著作  ———————————————————————————————

[1]李阳,高圣伟,金亮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指导.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05.

[2]李阳,方红伟,刘雪莉等.电气与自动化类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05.

[3]杨庆新,张献,李阳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08.

[4]隋修武,张宏杰,李阳等.测控技术与仪器创新设计实用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06.

[5]高圣伟,孙醒涛,李阳等.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

 

主要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

[1] Yang Li,   Weihao Dong, Qingxin Yang, Jingtai Zhao, Liu Liu, Shaojie Feng. An Automatic   Impedance Mat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Feedforward-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for WPT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9,   66(05): 3963-3972.SCI一区)

[2] Yang Li, Weihao Dong, Qingxin Yang, Shan Jiang,   Xin Ni, and Jiaming Liu. Automatic Impedance Matching Method with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for WPT[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0, 16(02): 1076-1085.SCI一区)

[3] Yang Li, Shan Jiang, Xue-Li Liu, Quan Li, Wei-Hao   Dong, Jia-Ming Liu, and Xin Ni. Influences of Coil Radius on Effective   Transfer Distance in WPT System[J].IEEE Access, Volume:7, 2019125960-125968.SCI二区)

[4] Yang Li, Ke Huo*,   Quan Li, Xue-Li Liu, Shan Jiang, Jia-Ming Liu and Xin Ni. A Nove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Identification and Resonance Decoupling Based on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J]. IEEE Access, Volume:7,2019:161201-161210.SCI二区)

[5] Yang Li, Yumei Li,   Shaojie Feng, Qingxin Yang,Weihao Dong,   Jingtai Zhao, Ming Xue. Wireless Synchronous Transfer of Power and Reverse   Signals[J].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2019,19(03):827-834.SCI: 000468345100020EI:20192807165129

[6] Yang Li, Jingtai Zhao, Qingxin Yang, Liu, J.   Ma and X. Zhang.A Novel Coil With High Misalignment Tolerance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19,55(6): 1-4.SCI:000468602500001EI:20192106971497

[7]  Y. Li, L. Liu, C. Zhang et al.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Adaptive Frequency-Tracking Contro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J].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   2018,18(5):1470-1478. SCI: 000445104000016EI:20184305977230

[8] Yang Li, Cheng Zhang, Qingxin Yang, et al.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Adaptive Frequency-Tracking Control in WPT   System[J]. IET Microwaves, Antennas & Propagation, 2018, 12(01): 23-28.SCI: 000419497100004EI:20180304652442

[9] 李阳,杨庆新,闫卓等.无线电能有效传输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电工技术学报,2013,281):106-112.EI:201311161144052016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领跑者5000))

[10] 李阳,杨庆新,闫卓等.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向性分析与验证[J]. 电工技术学报,2014,29(2):197-203.EI:20141417541320;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2014年度电工技术学报优秀论文)

[11] 李阳,张雅希,杨庆新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功率效率点分析与实验验证[J]. 电工技术学报,2016,31(2):18-24.EI:20160801962001 2016年度电工技术学报优秀论)

[12] 李阳,尹建斌,杨庆新等. 非对称耦合线圈内阻与品质因数对传输功率与效率及其频率分裂的影响[J]. 电工技术学报,2018,33(12): 2742-2750.EI:20183505745049

[13] 李阳,董维豪,张诚等. 过耦合无线电能传输功率降低机理与提高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 (14): 3177-3184.EI:20184205953456

[14] 李阳,张雅希,杨庆新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阻抗分析与匹配电路设计方法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2016,31(22):12-18.EI:20164903102023

[15] 李阳,杨庆新,陈海燕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16(7):7-11. EI: 20123715431712

[16] 李阳,杨庆新,陈海燕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影响传输功率和效率的因素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2,31(3):31-34,39.

[17] 李阳,马靖男,李明,刘柳,赵景太,刘雪莉.无线电能传输磁耦合线圈的设计与优化[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17):56-62,70.

 

主要获奖   —————————————————————————————————

[1] 20194月,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基于风光互补智能微电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排名4

[2] 2017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京津冀下的校企协同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排名2

[3] 2017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电气工程学科建设成果促进专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排名1

[4] 2016年桑麻基金会奖教金获得者

[5] 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6] 2019年,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课程(无线电能传输创新方法与实践)负责人

[7] 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指导教师

[8] 2018年天津工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9] 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10]《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1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12] 2017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嵌入式系统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排名3

[13] 2016年指导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14] 2013年指导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

[15] 2012年,天津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微机原理课程的自主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排名4

[16] 2012年,天津工业大学首届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17] 20111月,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基于DeviceNet总线宽幅重型聚酯网织机智能控制系统,排名3

[18] 201010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基于DeviceNet总线宽幅重型聚酯网织机智能控制系统,排名3

 







授权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1] 地铁风阀控制器. 专利号:201010532422.5 (已转让)

[2] 逻辑控制装置. 专利号:201010532448.X

[3]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系统. 专利号:201510304244.3

[4] 一种新型的中距离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 专利号:201610964341.X.

[5] 一种太极型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结构. 专利号:201810798910.7

[6] 一种太极型非对称无线电能传输线圈优化结构. 专利号:201810797356.0.

社会兼职——————————————————————————————

1、中国电源学会电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委员会委员

2、中国电源协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委员

3、天津市电源协会副理事长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

5、中国电源协会奖励评审专家

6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专家